【资料图】
在用于纯电动汽车(EV)和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型电池的开发方面,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按国家统计过去10年的相关专利,中国位居首位,占到一半以上。特别是被视为最有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钠离子电池专利的评价大幅领先日美。在今后2~3年内开始普及的创新型电池的主导权之争中,中国领先于日美的局面浮出水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委托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由该公司使用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美国LexisNexis的专利分析工具进行了分析。截至2022年12月,有效专利总计为9862项。其中,按国家统计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排在首位的是中国,为5486项,占整体的50%以上。其次是日本(1192项)、美国(719项)、韩国(595项)和法国(128项)。按机构来看,中国有中国科学院和全球最大车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7家机构跻身前10名。
中国尤其具有优势的是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低、安全性卓越的钠离子电池。钠的资源丰富,可以减少锂和钴等稀有金属的使用量。虽然容量低于锂离子电池,但材料成本可降至6~7成。
不仅是专利数量,还评估了考虑“质量”的综合指数。根据被其他专利引用的次数等计算的美国LexisNexis自主指数显示,中国以4930分位居首位。第二位是2630分的美国,而日本则以2260分排在第3位。从钠离子电池的相关专利来看,中国的综合分数在10年里增至109倍,达到美国和日本的2~3倍。宁德时代计划2023年量产钠离子电池,并向纯电动汽车供应。在实用化方面也领先一步。
中国宁德时代加快钠离子电池的开发(图片来自宁德时代官网)
在属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竞争中,日本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专利局(EPO)和国际能源机构(IEA)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2018年,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的4成源自日本。
不过,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锂和钴的生产国主要偏重于南美和非洲,随着纯电动汽车等的需求增加,价格飙升。着眼于纯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引进,预计今后将转向使用钠等丰富资源的电池。
中国政府为了扩大可再生能源和纯纯电动汽车的引进,正在推动新一代电池的开发。在截至2025年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作为有助于电网削峰填谷(Peak cut)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研发之一,将致力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
日美虽在总体数量上落后,但仍有优势。日本在有望用于纯电动汽车的“氟化物离子电池”相关专利的综合评价中位居首位。美国则在“镁离子电池”项目上排名第一。氟离子电池的容量有可能达到锂离子电池的10倍。
日本政府正在支援丰田、日产汽车和京都大学等产学的研究项目。也有观点认为实用化要等到2030年代。需要努力将具有优势的技术应用于商业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