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原理是: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
(相关资料图)
2、这个原理的要点在于:使重力的作用线偏离支点,使重力对支点产生力矩,即抵抗力距。
3、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
4、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
5、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
6、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7、形体结构:不倒翁为空心壳体,重量很轻;下半身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重量较大,不倒翁的重心就在半球体之内。
8、下面的半球体和支承面之间有一个接触点,这个半球体在支承面上滚动时,接触点的位置就要发生改变。
9、不倒翁始终用一个接触点站立在支承面上,它永远是一个独脚体。
10、稳定性:不倒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就要失去平衡,而在外力去除后,不倒翁能自行回复到平衡状态,这说明不倒翁具有一种抵抗外力干扰保持平衡的能力,这就是平衡的稳定性。
11、这种抵抗干扰保持平衡的能力的形成,应该从不倒翁的受力情况来看。
12、受力情况:第一,不倒翁平衡的受力情况。
13、 不倒翁在桌面上,受到两个外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G,地球对不倒翁的吸引力;另一个是支持力,桌面对牛球体的反作用力。
14、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只要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倒翁就能够保持平衡的状态。
15、第二,不倒翁倾斜的受力情况。
16、不倒翁倾斜时受到两个力矩的作用,我们称外力的作用为干扰,外力形成干扰力矩;另一个叫抵抗力矩,由自身的重力形成。
17、本来不倒翁是直立的,由于外力的作用,外力对不倒翁与制成面的接触点产生力矩,使不倒翁倾斜,打破原来的平衡。
18、此外,本来重力是不产生力矩的,因为本来不倒翁是直立的,重力的作用线和支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力矩为零。
19、由于外力的作用,不倒翁倾斜,半球体向一侧滚动,接触点随之移动,形成了新的接触点,即形成了新的支点,此时重力的作用线和原支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形成力矩,这就是抵抗力矩。
20、正是由于抵抗力矩的形成和发展,抵抗和制止了外力的干扰作用。
21、抵抗力矩的方向和干扰力矩的方向正好相反,同时随着不倒翁倾斜的角度不断增大,重心作用线的偏移量也不断增大,抵抗力矩的量值也不断增大,当抵抗力矩等于干扰力矩时,不倒翁就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倾斜的平衡状态,此时外力的干扰作用也就宣告停止。
22、由此可知,不倒翁受到外力干扰后,原有的平衡破坏了,但新的平衡随之形成,不倒翁可以接续地保持平衡,虽然平衡的方式不同,但平衡的本质不变,这种便是动态平衡。
23、第三,不倒翁复原的受力情况。
24、从势能角度考虑,势能低的物体比较稳定,物体一定会向着势能低的状态变化。
25、当不倒翁倒下的时候,由于集中了大部分重心的底座被抬高,造成势能增加,所以不倒翁要回复原来的位置。
26、从杠杆原理来说,不倒翁倒下时,重心的作用点一直处于端部,不管支点在哪里,虽然底座的力臂较短,但是力矩=力*力臂,不倒翁还是会因为底座那头力矩大而回复到原来位置。
27、此外,不倒翁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小,便于不倒翁回到原来位置。
28、在以上的整个过程中,建立新的平衡是其中主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抵制外力的干扰,而回复原有的平衡则是次要问题,因为此时外力的干扰已经去除。
29、在整个过程中不倒翁始终保持平衡的属性,这便是"平衡的稳定性"。
30、力学原理:综上所述,这个原理的要点在于:使重力的作用线偏离支点,使重力对支点产生力矩,即抵抗力距。
31、由于不倒翁倾斜的角度不断增大,重力作用线的偏移量随之增大,抵抗力矩也随之增大,最终实现和外力力矩的平衡,不倒翁抵抗外力干扰、保持平衡的能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