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风从原上吹过

何 华

县城在川道里,从川道往原上走需要山峁连接。车子绕着山峁不停地奔跑着,黑黝黝、青亮亮的柏油马路从眼前一段一段闪过,兰部长说,这样的路一直通到了镇原的全部乡镇和村里。

到孟坝镇王湾村时,太阳正好升到了头顶,刚刚还在扎堆抱团的云雾便迅速躲开,明艳豁亮的天空一下子空灵了起来,灿烂的阳光倾泻而下,直愣愣地向着一棵百年老树射来。树上的鸟儿争先恐后、叽叽喳喳争着发言,但包村干部王旭蕾的分贝始终没有给它们多少机会。听着王旭蕾抑扬顿挫的故事,看着老房子土墙上醒目的“树下说事点”,我突然想起伟人教导过我们:“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圧倒。”“树下说事点”体现的正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的是村镇干部所树立的群众观点,体现的是党相信群众的巨大力量。

有事“树下”说,有理“桌面”讲。孟坝镇王湾村将每月5日确定为“说事日”, 说事人现场说事由、述经过、谈想法,村民提意见、讲利害、论公道。有事一起议,遇事群众定。低保评定、危改指标、产业奖补、扶危济困等每件事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群众说了算。孟坝镇党委书记常浩义介绍说,“先议后办”,理清百家事、交清明白账,打消群众疑虑,群众满意度自然就提升,信访量当然在下降。不推诿矛盾,不上交困难,群众有积怨、有纠纷到树下,“树下说事”解决了群众所有问题。孟坝镇镇长范文通说,镇人大矛盾化解代表小组定期深入“树下说事点”,会同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搭建现场“办案区”和“调解室”,调处化解复杂民间纠纷和信访积案,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树下说事点”成为群众说事了事的“贴心地”。“让他六尺又何妨”,孟坝镇的村民们在理解包容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不见当年动辄就面红耳赤、赤膊上阵、族群殴斗的场面了。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聆听家乡精神文明的故事,一阵阵微风从心头掠过,舒服极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这是一个村镇的时代品质。

故事很生动。我仍然在认真聆听。

突然,我发现见证故事的百年老树正位于王湾村张崖畔组大涝池旁!这张崖畔是什么地方?张崖畔是孟坝文化的象征,是引领孟坝镇文化前行的灯塔之地,即使在镇原县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这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名医范济人,文化教育先贤范天合、范润喜……小小村舍,名流辈出;纳贤聚能,引领文明。范天合,我的长辈,我的恩师,他由孟坝中学教导主任、校长任上而成为镇原中学校长而成为镇原县政协副主席,他在镇原县享有崇高的威望。见过范天合的人常常被他儒雅干练、气宇轩昂的气质所倾倒,谈学问,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论事理,他逻辑缜密、鞭辟入里。他与伯父至交,伯父七十大寿时,他亲自撰文十二扇屏讲述伯父生平,每颗文字都跳跃着鲜活的生命,文如《出师表》,情似《陈情表》。记得我给伯父祝寿时,读到如此文章,惊为天人所写!伯父是庆阳地区新华书店经理,饱学史书,范天合是诗文专家,二人聚会席上,一唱一和,珠联璧合。范润喜,孟坝中学副校长,他带领我们赴镇原县参加高考,七八十名考生挤满了一辆解放牌大轿子车,我是被前后人流裹挟着站在车厢走廊里的。行至交口河,猛地一个大转弯,我就晕了,实在憋不住,“哇”地一大口秽物直接喷到范校长身上,吓得我眼泪滚了出来。范校长不但没有责备,还把他的茶杯递给我,我刚喝了一口茶,又吐到范校长的茶杯子里了,实在太不争气!范校长接过茶杯,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说:“没事”。范校长甚至都不认识我是谁,但他知道我是他的学生,他知道我是要参加高考的。我怯生生地抬起头,看着范校长,范校长阳光般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没有一丝虚伪和不悦,笑容是那么的温暖和慈祥,范校长的笑容与风范就这样深深地驻入我心底。40年过去了,现在忆及仍然很感动……百年老树下,小王的故事还在继续。我扭过头,掏出餐巾纸,擦干眼角的泪水,好在他们都没有发觉。张崖畔有群众的故事,也有我的故事。

麦子正忙着拔节抽穗,初夏的孟坝原一片勃勃生机。微风倏而拂过,麦苗便被吹得一浪高过一浪,犹如国家艺术体操队编排的舞蹈,旋律起伏,节奏明快。五月的田头,生长着茂密的麦子,也生长着树下说事的故事。

(作者系甘肃省优秀专家、文化学者、作家)


关键词: